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Chinese Ordnance Industry: 中國的軍工事業史話


LOOKING TO PLACE A BULK ORDER?CLICK HERE

Piracy-free
Piracy-free
Assured Quality
Assured Quality
Secure Transactions
Secure Transactions
Fast Delivery
Fast Delivery
Sustainably Printed
Sustainably Printed
Delivery Options
Please enter pincode to check delivery time.
*COD & Shipping Charges may apply on certain items.
Review final details at checkout.

About The Book

本書是以傳記方式介紹中國從商代以來各朝各代軍工事業的情形。由於中國古代人們普遍認為「兵器」是一種「兇器」,因此一般人民都不喜歡接觸兵器,而歷朝歷代政府只重視兵器的管理,不注重兵器的製造,且製造兵器的人稱為「工匠」,社會地位卑微,所以古代的軍工事業並不被國人所重視,文獻記載不多。當西方在航海世紀以來,發現中國土地廣袤,天然資源物產豐富;然中國政府長期不重視國防工業,故自清朝起西方國家紛紛以武力來中國強迫通商,掠奪資源。清朝晚年西學東漸,政府開始興辨洋務,向西方學習,於是全國不少地方紛紛建立了兵工廠──直到國民政府初年。1937年日本啟動侵華戰爭,政府將部份兵工廠遷到大後方,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整頓兵工廠,生產自製武器抗日;1949新中國成立後不久,遇到1950年韓戰爆發,中國死傷650000人(據聯合國報告),雖然國家當時財政貧困,然毛澤東堅持要發展尖端武器,中國開始展開原子彈、氫彈、核潛庭及人造衛星及飛彈的研究發展。本書透過系統化的介紹,將中國自古以來的軍工事業發展作一詳細剖析。任熾海,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退休工程師,1932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,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,隨母從江蘇上海經浙江、江西、湖南逃難到與先赴廣西的爸親會合。任熾海在日本侵華戰爭逃難的過程中,看到日本人的燒殺虜掠,慘不忍睹,當時心中深切感受:國家要強盛必須先堅甲利兵!任熾海一行爾後逃難到重慶,住在兵工廠服務的舅舅家,親眼目睹了我國自製武器彈藥的生產,激動不已,當下立志將來從事軍工生產研發!任熾海於臺灣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後,順利分發到六十一兵工廠服務,服役30多年,先後建立了國軍陸軍各種砲彈生產線及火砲廠,成績深受政府肯定,爾後參與主管委辦的臺灣傳統武器的研究發展,進而籌建我國飛彈廠及試造飛彈,1986年自兵工退休,轉赴到中國大陸經商,成果豐碩。2007年二度退休,在上海與兒孫同住,享含飴弄孫之樂。
downArrow

Details